发布时间:2025-10-17 11:23:36    次浏览
推行20年兰州绿色殡葬遇尴尬除树葬外,壁葬、花葬、草地葬等绿色殡葬方式远未得到推广 松鹤园树葬公墓张云摄 树葬张云摄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讯(记者张云)上世纪90年代,兰州市开始进行殡葬制度以及殡葬方式的改革,到今年的清明节,兰州市的殡葬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这20年也是兰州全力推行绿色殡葬的20年,市民的殡葬观念在悄然改变,树葬等绿色环保殡葬方式逐渐被许多人接受和认可。然而,目前兰州的绿色殡葬方式较单一,仅树葬一枝独秀。之前推行的壁葬、花葬、草地葬,以及去年开始提倡的海葬、骨灰墙等新兴绿色殡葬,到现在还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概念。推行20年树葬墓穴由几百个发展到上万树葬是兰州最早推出的绿色殡葬方式,距今将近20年。20年的时间里这种环保的殡葬方式是否被人们所认可,记者展开了调查。树葬就是把骨灰深埋在一棵指定的大树下,或者把骨灰撒在土壤里,上面种上一棵树作为纪念的新的骨灰处理方式。上世纪末兰州市在南山故园进行树葬试点,近一年的时间里200余名逝者在树下安息。2007年,我省首家主题树葬公墓——兰州松鹤园树葬公墓在兰州建成。作为当时兰州市唯一的树葬公墓,松鹤园树葬公墓既节省土地又绿化荒山,而且让常青树成为逝者生命的延续和象征,到2007年兰州市已有500余名逝者采用这种新的殡葬方式安息,目前墓区约有9000多个树葬墓,已售出7587个墓。2007年,兰州又新增了千佛山树葬寝园,占地面积也在100亩左右。2011年,兰州市属的6家公墓中的南山故园、龙凤园等也相继推出1500元的壁葬、1600元的树葬。现在,兰州市很多墓区都陆续推出了树葬。截至目前,兰州市相继建立了松鹤园树葬公墓、永安公墓树葬区、南山故园、龙凤园公墓等多处树葬公墓区。相比动辄数万元的传统墓地,树葬既便宜又绿色环保,这让很多选择购买墓地的市民开始向树葬倾斜。据了解,传统坟墓一人占地面积在3~6平方米左右,而树葬的占地面积仅为原来的五分之一。与传统墓葬相比,树葬相对较为实惠,价格相对就便宜多了,费用一般在几千元。行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现有墓地数量逐年减少,经营和后续维护管理成本增加,将来墓地的销售价格还会逐渐增加,中低收入家庭都将难以承担这部分费用。记者走访多家公墓和陵园发现,目前这种价格较低的环保树葬购买者越来越多。观念转变市民开始选择低价环保殡葬方式 中国传统的丧葬观念是“入土为安”“树碑立传”,树葬等生态殡葬方式是如何被兰州人所接受?“看,这漫山遍野都种满了松树,环境还是挺不错的嘛!”松鹤园公墓的山间便道上,带着家人前来扫墓的兰州市民刘大妈指着山下的一片松林说:“我决定好了,百年以后就把我放到这里吧,不和活人争地盘,不要再弄那些高价的墓。”刘大妈说,树葬这种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殡葬占地少,生态无污染,还能为城市营造新的大片绿地,同时价格低,给子女负担小。记者在松鹤园的咨询办理大厅内,看到很多市民前来咨询树葬。一对“80”后的夫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过聊天,记者得知原来这对年轻夫妻是给自己父母选择墓地。年轻夫妻告诉记者,现在普通墓地价格越来越高,并且墓地资源也越来越少,应父母要求提前来选择墓地。原本想着给父母选择一块好的墓地,但父母坚决要选择这种环保的树葬。同样,前来选择树葬的陈先生说,他正准备给父母选择一块墓地,但墓地的价格不菲,一直让他没有拿定主意,现在看到树葬殡葬方式既重绿色、环保、低碳,又价格低,他决定选择树葬。环保殡葬方式单一推广还需时日记者了解到,兰州市目前的绿色殡葬主要以树葬为主,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壁葬,其他几种环保殡葬方式如壁葬、花葬、草地葬以及海葬、骨灰墙,由于受各种客观原因并未推出,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是一个概念。据了解,兰州市曾修建了一个壁葬墙,但几年过去了,利用率依旧较低。在兰州,虽然选择树葬的人在逐年递增,但推广与接受度仍有待提高。绿色殡葬方式是殡葬文化与环保意识的完美结合,是世界范围内先进的殡葬理念和行为,颇有些“叶落归根、魂系树木、绿荫后人、入林为安、与树千古”的深意,而且树葬、壁葬造价更低廉。但由于观念、地域条件的制约,很多公墓的树葬等绿色殡葬占不到陵园的百分之十。一处坟冢,一块墓碑,隆丧厚葬的传统观念是人们不接受绿色生态殡葬的主要原因。如何改变公众根深蒂固的传统安葬观念,是推行绿色殡葬、生态殡葬的关键。业内人士称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加强宣传,让绿色殡葬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比如给予一定的补贴,让更多的老百姓乐意选择绿色殡葬。